手机版 二维码 购物车(0)

西南地区蛋白粕及饲料养殖情况调研报告

   日期:2016-11-24     浏览:444    评论:0    
核心提示:  11月1日-4日,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郑祖庭分析师参加了由大连商品交易所支持,中粮期货公司组织的四川地区油脂加工及饲料养殖业调研

  11月1日-4日,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郑祖庭分析师参加了由大连商品交易所支持,中粮期货公司组织的四川地区油脂加工及饲料养殖业调研活动,调研组将走访四川地区7-8家油脂加工和饲料养殖企业,对当地油厂开机、压榨利润、后期买船情况,产品销售和库存情况,以及饲料养殖业豆粕需求、库存、饲料配方调整、饲料加工和养殖利润等情况进行深入调查。

  一、压榨方面:产能持续增加,压榨量稳定增长

  本次走访了四川两个主要的压榨企业。了解了川渝地区压榨市场的运行情况,也印证了一些之前的数据。

  目前川渝地区大豆压榨年产能在175万吨左右(去年135万吨,明年190万吨以上),四川某集团新建一个日压榨能力3000吨的油厂,另有某企业有意在泸州地区新建一个日压榨能力1500吨的油厂。到目前常开有效产能增加到7900吨/天,新增占比34%。

  广汉某一大型企业为双榨型企业(可榨大豆和菜籽),日压榨能力为1500吨(最高压榨能力可达1800吨)。今年以压榨大豆(进口大豆)为主,没有压榨菜籽。其用于压榨的进口大豆由其总部统一采购,远洋运输至连云港(5.68 +0.53%,买入),然后通过铁路运输运抵四川,运费在300元/吨左右(今年铁路运输费用上涨20%),时间为4天以内,常年有火车专列,与铁路局合作紧密。水路运输运费更加便宜,但时间较长,因此没有采用水运。

  另有一企业,布局西南、西北地区油脂油料市场而设立的重要仓储物流加工基地,以销售散油为主,大豆压榨量为2000吨/日(双榨,菜籽1000吨/日),精炼生产线450吨/日。今年其开机率在80%以上,为西南地区开机率最高企业,主要是因为其总部本身有储备大豆,原料供应有保证,今年已压榨大豆45万吨,去年全年55-60万吨。

  川渝压榨产能、压榨量增加的原因除了企业区域性布局外,主要还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省内需求旺盛,生猪养殖前景较好,二是运力问题带来了的助力。对于整个压榨行业来讲,川渝压榨产能增加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原来省外的豆粕需求部分基本被挤出,相应的进口大豆使用份额随之变大。

  二、油脂方面:需求庞大,豆菜半分天下

  四川地区全年食用植物油需求量在200-220万吨,其中主要以豆油和菜油为主(各100万吨左右),加上少量的棕榈油。由于今年临储菜油拍卖,菜油价格相对较低,加速了菜油的消化速度,菜油对豆油和棕榈油形成了替代,消费量增加;而棕榈油价格较高,餐饮用的很少,仅在部分火锅底中加入少量的棕榈油硬脂,消费量减少。四川地区家庭食用植物油消费以菜油为主,餐饮消费以豆油为主(十年前基本上全是使用菜油,这主要还是由价格决定)。川渝地区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费量在26公斤左右,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2.5公斤,这主要是因为川渝地区的饮食习惯所导致。川渝地区的食用植物油需求量十分庞大,本地生产只能满足40%左右的需求(以本地豆油产量35万吨计,缺口65万吨),因此需要依靠外省输入(60%)。目前川内的菜油供应很紧,前一批次临储菜油全部消化,菜油流通库存很低,贸易商手中仅有少量库存。四川地区贸易菜油主要以从两广地区入川的进口菜油为主,本地菜油以小榨生产的浓香型菜油为主。

  四川地区豆油采购以一口价的形式多一些,而菜油多数为基差报价。目前四川地区一级豆油基差报价为Y1701+350元/吨,明年6/7月份基差报价为Y1709+100元/吨;四川地区菜油价格较盘面升水600元/吨左右。整体来看,未来油脂价格向下的空间不大,近期基本上为油脂价格的低点,未来往上的空间可期。

  菜籽大榨目前没有开机的条件,小榨确实没有办法满足,供应绝大部分还是依靠广东和广西市场。但有企业正在研究准备开机压榨菜籽,由于四川本地菜籽价格较高(5400元/吨),打算采购青海、内蒙菜籽(4400元/吨)进行生产。本地菜籽与青海内蒙菜籽质量有所区别,本地菜籽压榨出来的菜籽更加浓香,相对来说更受本地消费者的喜爱。企业准备开机压榨菜籽的主要原因是1.目前非转基于菜油的价格较高,近期菜油价格涨幅较大,以进口非转基于菜油为例,港口报价在8000元/吨以上,如果进入四川,售价高达9000元/吨以上,因此压榨菜籽有一定利润(但压榨本地菜籽亏损严重)。继续看好后期菜油价格,明年上半年临储菜油抛储结束,预计明年下半年豆菜价差将扩大至1000-2000元/吨。2.四川地区对菜油的需求量十分庞大,今年上半年四川地区拍卖成交的临储菜油(18.8万吨)已经全部被市场消化,由于价格较低,一些企业参与竞拍的量较大;10月12日临储菜油拍卖重新启动,虽然起拍价仅上调100元/吨至5400元/吨,但竞拍激烈,成交价大幅抬升,近几期这些企业参与竞拍的量较小。

  三、饲料原料方面:豆粕自产为主,玉米纯靠输入

  3.1豆粕

  四川地区自配料大概占20-30%,以中小养殖户为主,大型养殖企业基本上以全价料为主。川渝豆粕年均需求量235万吨,其中四川180万吨,重庆65万吨。以175万吨本地的大豆压榨量计算,本地豆粕产量大概在140万吨左右(占需求量的60%左右),需要从外省(主要是陕西)调入95万吨(40%)。2015年大概有1万车皮(60万吨)的豆粕进入四川,今年通过火车运输豆粕进入四川的量变小,改由水运,因为今年船型变大(由几百吨变为1500-1800吨),船运费下降。

  由于近期大豆到港量偏少,加上长江航运堵塞,发船十分缓慢,川渝地区大豆供应较为紧张,从而导致豆粕供应偏紧,大部分油厂11、12月的豆粕基本以基差形式卖完。川渝地区饲料企业豆粕库存普遍放在15天左右,部分企业仅剩下3-4天的豆粕用量。四川地区油厂豆粕销售以现货和基差结合方式。由于去年饲料企业豆粕基差采购亏损严重,今年基差采购有所减少。

  川渝地区豆粕贸易商与沿海地区有较大的差异,主要特征是小而多,最大的贸易量也只有2-3万吨,小的几百吨。油厂豆粕一般都卖给贸易商,不直接卖给饲料企业,主要原因是卖给贸易商可以结清账款,而饲料企业普遍有赊销的传统。

  3.2 玉米

  2013年川渝地区粮油供需缺口大概为1500万吨(玉米600万吨、小麦600万吨),2014年玉米供需缺口为700万吨,今年为650万吨。四川本地玉米产量很小,加之质量较差,只能用于生产水产料和禽料,猪料使用的优质玉米需要依靠外地(西北、东北)输入。前几年受玉米临储收购政策影响,东北地区玉米价格较高,而随着西北地区(尤其是新疆)玉米产量的增加,又具有价格优势,因此从西北地区大量输入玉米。今年玉米临储政策取消,而新疆地区铁路限制玉米外运,导致目光重新转向东北,以水运和火车运输的方式从东北地区输入玉米。

  新疆地区的玉米产量约700万吨/年,当地消耗量约350万吨/年,外运量约300多万吨/年。由于新疆的种植区域大部分使用了滴灌技术,所以每年的单产较为稳定,地租成本极低,但基础设施前期投入大,所以整体的产量稳定,完全成本与东北主产区的种植成本相当。新疆玉米的成本有优势,但最大瓶颈在运输,只有一条铁路线外运,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4月运力紧张。有自己的专线的,受影响较小,现在运费是400-420元/吨(新疆玉米至成都)。另外,外运玉米入川还有两条线路,黑龙江西部和内蒙东部区域走铁路运输,运费约320元/吨,时间7-10天。黑龙江东部、辽吉地区走港口下水,沿长江入川,从南通至成都的运费约230元/吨,时间22-25天。

  四川地区的饲料企业整体库存水平不高,主要对玉米供大于求的认识比较固化,认为价格会持续疲弱,所以把企业原料库存放在很低的位置。近期随着运输成本上升和运力紧张,原料方面,不管是玉米还是粕类,都处于急需采购状态。渠道的低库存对于玉米价格带来不确定性,也会引起更大幅度波动。

  3.3 典型案例

  一、某企业作为我国第一大饲料生产企业,年饲料产能在2000万吨以上,猪料、禽料和水产料均有生产。去年饲料产量为1450万吨,今年上半年饲料产量为669万吨,同比下降5.5%。其豆粕采购主要分北方和南方两个市场,月均采购14-15万吨豆粕,其中南方地区6万吨,北方地区8-9万吨,全年在150万吨左右。以一口价和基差采购两种方式采购豆粕,基差采购的占比大概为30%,5-12月为基差采购的主要时间段,目前豆粕基差买到了11月31日。豆粕基差主要从益海、嘉吉、邦吉和达孚(A、B、C、D)购买,可以赊销(10-30天)。其豆粕库存一般维持在20天左右(包含合同),近期实际厂内库存为3-5天,部分饲料企业已经出现豆粕零库存的现象。玉米年采购量在450万吨左右,由各个区域的采购专员自行采购。近期受物流影响,玉米入川较为困难,玉米库存偏低。菜粕年采购量为20-30万吨,其中一半左右为小榨青饼,另一半从两广和福建地区采购加籽粕。今年饲料配方基本没有调整,近期豆粕价格上涨,棉粕价格偏弱(新疆地区46-50%蛋白棉粕2300元/吨,四川到厂3000元/吨),采购了部分棉粕。今年DDGS用量大幅减少,2014年用量最高,达到140万吨。

  二、某集团主要以水产料为主,年饲料产能在1000万吨以上,实际年饲料产量在400-500万吨,其中一半为水产料,为中国第一大水产饲料企业。目前全国水产料产量大概为1800-1900万吨,通威和海大两家占30-40%。今年夏天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对水产养殖行业的影响较大,预计今年水产料产量大致与去年持平。今年通威菜粕采购量为40-50万吨,2013年由于豆粕价格高(4800元/吨),而菜粕价格相对较低(3700元/吨),菜粕用量达到历史峰值,为53万吨。其作为我国第一大水产料生产商,菜粕的用量非常大,因此菜粕采购相对具有优势。鱼粉、豆粕和菜粕是生产水产料的主要蛋白原料,鱼对鱼粉、豆粕和菜粕的蛋白的吸收比例分别为90%、80%、70%,虽然对菜粕的蛋白吸收比例低于豆粕,但菜粕更加适合生产水产料。普通的水产料一般含28-32个蛋白,特种水产料含35个以上蛋白。通威菜粕采购主要以加籽粕为主,虽然加籽粕的价格较国产菜粕高150-200元/吨,但加籽粕的品质好(毒素低,蛋白吸收率高),更加适合生产水产料。菜粕在水产料配方中一般为20-30%,一些极端的情况能达到40-50%。通威豆粕今年采购量预计在80万吨左右,去年为70多万吨。玉米采购量在100多万吨,后期通威有大力发展畜禽料的意愿,玉米采购量将逐渐增加。今年鱼价较好,预计明年水产养殖将增加。

  四、养殖方面:生猪自给不足,存栏恢复缓慢

  四川地区生猪养殖以2007/08年为转折点,之前川猪走天下为净输出省份。2008年以后整体恢复速度缓慢,包括现在也是比预期的偏低。主要原因:一是2008年汶川地震对汶川、映秀等重点养殖区域冲击很大,二是劳动力输出、家庭松散型养殖大幅减少。目前官方数据四川省生猪年出栏量为7000万头,据反映实际的情况可能还不到一半。根据最新的国家生猪养殖发展规划,四川和东北地区为生猪养殖发展区,后期四川地区生猪养殖潜力较大。外省生猪流入量大概在500万头以内,主要从陕西、河南和重庆地区流入,由于要通过检疫,所以路线相对固定、季节节奏性较强,以整猪为主,白条肉很少。四川本地生猪出栏重量普遍在240公斤/头,略高于全国平均的220-230公斤/头。今年四川地区生猪养殖利润最高达到1000元/头以上(自繁自养),目前仍在700元/头左右的高位。对于后面的生猪价格还是比较乐观,认为近期生猪价格大幅下跌并不是实际的供需情况发生了大的改变。这波下跌是从东北开始,而东北下跌的主因是今年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玉米现货价格下跌过猛,全国屠宰场普遍亏损压价、延缓收购,下跌从北到南传导,当然进口猪肉的冲击一直是不能忽视的。

  五、物流方面:运费成本较大,未来将改善

  由于川渝是典型的内陆型地区,物流对川渝市场的影响不容忽视,尤其在川渝从传统的产区转为销区之后,需要从外地调入的农产品(12.82 +0.00%,买入)数量大大增加的情况下,物流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后期交通的不断优化,预计后期入川交通将继续得到改善。

  细分来看,大豆和豆粕主要入川方式有:1.从江苏地区走水运到重庆(100元/吨),再转汽运(130元/吨),总费用大概为230元/吨,运费相对便宜,但时间较长,大概需要25天左右;2.直接从山东地区走铁路,运费250-300元/吨,时间大概为4天左右;3.从广西通走铁路,运费260-270元/吨。玉米入川主要方式有:1.从新疆走铁路,运费400元/吨,但今年新疆地区不让集装箱发运玉米;2.从东北地区通过铁路走内蒙古陕西,运费320元/吨,时间7-8天;2.从东北地区通过铁路走山海关,运费350元/吨,时间10天;3.东北地区通过大连等港口集港走水运,运费便宜,但时间长。

  六、小结

  通过为期4天的调研,主要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川渝地区压榨产能持续增加,压榨量稳定增长;

  2.菜籽压榨以小榨为主,大型压榨企业没有压榨本地菜籽,后期有可能开机压榨青海、内蒙古菜籽;

  3.川渝地区油脂消费量庞大,人均用油量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豆油和菜油消费各占一半;

  4.四川地区菜油需求旺盛,临储菜油抛储结束,明年下半年豆菜油价差有望迅速拉大;

  5.近期川渝地区饲料原料供应偏紧,饲料企业豆粕和玉米库存均处于偏低水平;

  6.四川地区豆粕需求供不应求,近期豆粕供应偏紧,豆粕销售良好,以基差销售为主;

  7.生猪养殖利润仍然处于较好水平,但存栏恢复缓慢;

  8.四川地区生猪供不应求,需要外省调入,后期生猪养殖发展空间较大;

  9.物流因素对川渝地区农产品市场影响巨大,企业采购销售均需要把握好节奏。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饲料机械预加工公众平台广告预定公众号供求信息公众号